此时正值8月,不仅炎热高温,还会伴随着闷热潮湿,很容易造成人们的体内湿热,不仅人感觉无力不舒适,还容易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。

此时正值8月,不仅炎热高温,还会伴随着闷热潮湿,很容易造成人们的体内湿热,不仅人感觉无力不舒适,还容易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。
天地一大窑,阳炭烹六月;万物此陶镕,人何怨炎热;君看百谷秋,亦自暑中结;田水沸如汤,背汗湿如泼;农夫方夏耘,安坐吾敢食。
那么在夏季,我们应该如何巧妙的祛湿呢?
防湿、祛湿的最佳运动方式是“微动”,也就是轻微的活动四肢,使身体的阳气慢慢的恢复,湿气逐渐散去。
不可大运动出大汗,这样气随汗泄,气受伤了,水湿的的代谢受到影响,水湿虽然随着汗液散出一部分,但内湿又出来了,最终湿气还是没有去掉。
要有适当的运动,跑步,做操,瑜伽,拉伸都可以。让身体出汗,即排毒又能排出体内多余水分。
还有利于气血运行。但是在夏季,要注意不要进行高强度运动,以免中暑。

俗话说:“冬吃萝卜夏吃姜。”姜具有温补祛湿的作用,夏季可以多吃点姜,补补阳气。
生姜性辛温,有散寒发汗,化痰止咳,和胃,止呕等各种功效。喝姜茶是一种简便易行的祛湿保健方法,而三伏天正是最适宜喝姜茶的时节。
中医认为,姜是助阳之品,于是自古以来中医素有“男子不可百日无姜”之语。姜含挥发性姜油酮和姜油酚,有活血、祛寒、除湿、发汗之功特别是姜具有利胆、健胃止呕、辟腥臭、消水肿的作用,与蜂蜜合用对肝病恢复有益。
此外,藏茶也是在夏季非常好的饮品。
在日常生活中,避免湿气直接接触身体,应留心下列事项,不要贪凉直接睡地板;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、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、洗完澡后要充分擦干身体,吹干头发。
此外,还需有规律的生活作息,保持健康的精神状态,保证睡眠的时间和质量。尽量不吃生冷食物冷饮。
许多人认为泡脚是冬天才需要有的,实际上在夏季,湿邪越重,泡脚就显得更有必要。
每晚坚持使用温水泡脚,可以通过刺激足部众多经络,从而对身体起到健脾、除湿、通经、利水的帮助。

1
冬病夏治法是祖国传统医学里的一个重要特色. "冬病"是指某些易发于冬天或在冬天容易加重的病症,如风湿、类风湿、支气管哮喘、支气管炎等;另外一些在夏天表现出冬天的寒症者,也属于这个范畴,如怕风畏冷、不喜风扇、空调,喜穿长袖等."冬病夏治"则是借天时地利以巧取胜的方法.在夏季气温最高,阳气最盛的时候运用针灸或药物等来预防和治疗上述"冬病"。
引自——《亚太传统医药》2007年 第5期《冬病夏治话"中药足浴"》